以国家名义 向烈士致敬——追忆淮安中学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往事
编辑:马国顺 发布时间:2018-09-30 09:21:07
浏览次数:
惟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惟有铭记先烈遗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烈士纪念日
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2014年8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烈士纪念日。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决定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淮中学子积极抗日
“七七”事变后,淮安的青年学生纷纷成立抗日团体,办刊物,出墙报,组织读书会和歌咏,唤起广大青年和民众,投身抗日战争。淮安县中学生许邦仪、俞臻、何维基等先后创办了《回声》、《火街》等墙报;郝兆沅、王光滨(王力)、郝景瑗(郝渠)、杨寿鹏(杨西林)、罗清渠、吴夕昌等组织了“燎原社”,创办了《燎原》周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真反共、假抗日及日寇侵华的暴行,唤起民众,团结抗战。
1938年1月,许邦仪、许邦儒、尹楚升、陈冰(尹莹升)、顾家熙、俞臻、杨西林等发起创办“群众看报室”。1938年5月23日,日机第一次轰炸淮城后,“群众看报室”活动趋于停顿。淮城沦陷后,看报室转到曹甸活动一段时间后停止。在抗战中,“群众看报室”的三四十名成员先后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和淮安、宝应、淮宝等县的抗战工作,多数加入了共产党,为淮安党组织的重建和淮安抗日武装、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洒热血写春秋
马国顺
1937年秋天,淮安的夜空月明星稀,淮安的夜晚静谧无声,三市六街,都已经关门闭户,街上很少有人走动。马国顺
只有镇淮楼西边巷子里的一个房间灯火通明。大门口贴着“淮安群众看报室”招贴,十几个常识青年在那里一边读着报纸,一边高谈阔论,大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味。
你看,“看报室”总干事顾家熙正在新发来的报纸上盖篆刻着“淮安群众看报室图章”九个大字的四方印鉴。那红色的篆体大字,端端正正地印在每份报纸的上端,透露出一份古朴,一份严肃,一份认真,一份希翼。
你听,报室创办人之一的许邦儒大声在读上海学问界救亡协会郭沫若、夏衍主办的《救亡日报》的“战事报道”: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
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
29日,北平沦陷。”
20天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已经撕碎了中国人民的心。现在,竟如所料起来,日军已经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许邦儒的同学——省立淮安中学学生郝渠义愤填膺地读着《新华日报》: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大家的出路!”
许邦儒的亲兄弟许邦仪一边扬着《大众时报》,一边用高八度的声调大声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在一旁默默读着上海《译报》的一个青年低声说:“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
省立淮安中学的学生王力正在读《大美晚报》。他放下报纸,整了整高度近视的眼镜,也融入热火朝天的议论中:“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俞臻把手中的《解放日报》扬了扬,慷慨激昂地说,“1937年7月30日,日酒井部队千余人和一队警察开进通州城,大肆搜捕杀害抗日军民,被杀害者有700余人。
“1937年8月8日,日军驻北平司令官河边正三率领2000多人进驻北平城,占据天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地。同日,日军侵占昌平县城。”
担任宣传部长的许邦儒高声喊道:“大家迅速把这些消息公布出去,抗日!抗日救亡!”
此时的读报室内,人人心情澎湃,个个义形于色,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拳头,高呼:“抗日!抗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在那黑色的夜晚特别嘹亮,空气灼热得可以燃烧起来。
许邦儒略微停顿了一下,即刻分配任务:“丁澄、尹楚升和我今晚负责把这些消息公布到对面影壁的墙报上去!许邦仪、俞臻、王力负责把《群众七日刊》印发出500份!”
这时候,读报室喧嚣的声浪暂时平静下来,每个人按照许邦儒的分配,进入自己的工作状态。
出墙报的这一组,丁澄在奋笔疾书,尹楚升去准备浆糊,许邦儒把一张桌子搬到影壁下面,准备张贴。
出门一看,影壁的墙报下面还有几个人,打着手电筒在看墙报。许邦儒心里怦然一动:大家的宣传墙报有很多人在看啊。白天,影壁的墙报下前来看报的群众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晚上,这时候,还有人在看。大家的劳动没有白搭,终能在淮安人心中种下抗日的种子。这个《火街》墙报,牛,值!
他思绪万千,筹办读报室的经历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前些日子,大家成立了淮安群众看报室,大家一致推选顾家熙为总干事,推选我为宣传部长。我与顾家熙、丁澄、尹楚升出钱订购上海的《译报》、《大美晚报》、《救亡日报》、《文汇报》、《译报周刊》、《解放日报》、《大众日报》、《新华日报》等十几种进步报刊,也订了《中央日报》、《战报》等作为点缀。丁澄又出面向其六舅——时任淮安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的杨子明借县民众教育馆的三间房屋,将那些进步书报杂志放置在桌上供大家阅读。现在每天有很多青年来读报,但愿大家淮安人读出革命的火花。
“大家在淮安东南西北四门街头办起的《火街》、《回声》、《燎原》、《轻骑兵》等四处墙报,很受淮安群众的欢迎。”
“我的兄弟许邦仪和同学丁灿成、吴锡阊、俞臻、罗清渠、郝渠等创办《群众七日刊》,也已经顺利发行了四期,分发到淮安、淮阴、涟水、阜宁、灌云、泗阳等地,大家宣传抗日救亡,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希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家的读报室要继续办下去,大家的墙报要继续办下去,大家的小报也要继续办下去!”许邦儒握着拳头,似乎在下定决心。
许邦儒不能不下定决心。爸爸许厚甫、妈妈吴瑞芝尽管都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思想开明,深明大义,积极支撑子女参加进步活动;许邦儒自幼勤奋好学,成绩非常优秀,考取省九中以后,不断阅读进步书籍,思想进步,在学校里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许邦儒不能辜负淮安家乡父老的希望。现在,大家这几个青年的爱国行动,已经颇具声势,淮安城里家喻户晓,人们热烈赞扬:“顾丁许尹两兄弟,俞何两家也不单。”意思是说,在淮安城内掀起抗日救亡活动的青年人,主要是顾氏兄弟(顾家熙,顾家干),丁氏兄弟(丁八即丁澄、丁九即丁灿成),许氏兄弟(许邦儒、许邦仪),尹氏兄弟(尹滢生、尹楚生),而俞臻、何维榘虽都是弟兄一人,但他们的家人都十分支撑他们的爱国之举,何维榘的胞妹何维玖、何维连、何维玲都是跟着他们一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
许邦儒思考着,下面怎么办?单单城里人知道还不行,大家要让乡下人也都知道。许邦儒脑瓜一拍,有了,演革命活报剧啊。乡下人识字人不多,活报剧直观,用淮安话演出,大家一定喜闻乐见。
许邦儒说干就干。他约顾家熙、丁八和何维榘等一起自导自演抗日救亡的话剧片段,如《一条战线》、《这是谁的错》、《战友》和《喇叭》等剧目,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洋白糖》、《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救亡活报剧。这支自己组织的宣传队,从城里演到城外,从南乡演到北乡,在淮安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黑云压城城欲摧。1938年,日军对中国蚕吞鲸食。徐州沦陷,宿迁、泗阳、沭阳等县城相继失守,淮安岌岌可危。许邦儒等一批青年经丁九先容,投奔国民党57军万毅(地下党)部队战地服务团。第二年,许邦儒加入共产党。皖南事变后,地下党全部撤出57军,转入八路军,许邦儒被分配到山东大众日报社工作,开始了他寻找多年的报人生活。1941年,日寇对山东沂蒙山区大扫荡时,许邦儒不幸被俘,壮烈牺牲,年仅19岁。
另一批热血青年在家乡坚持参加革命斗争。
1941年,郝渠担任中共淮安县工委书记,后改任县委组织部长,兼任十二区区委书记和区队引导员。在北乡钦工打击国民党顽固派战斗中牺牲,年仅19岁。
同年,丁澄同志担任抗日民主政府淮安县十一区区长,为土匪残害,时年仅24岁。
许邦儒、郝渠、丁澄为代表的淮安革命青年,在那个时代,他们充满忧患意识,他们为国不怕牺牲,他们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卫国杀敌,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