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芬:一个个“互助组”,让“孤岛”连成“大陆”——“学习小组建设教育叙事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
编辑:张桂芬 发布时间:2023-03-13 15:16:52
浏览次数:
海明威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只有将“孤岛”连成“大陆”,“孤岛”的个体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独白总是让人伤痛,纵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依然像“茶壶里煮饺子”,“饺子”再美味,也不能与别人分享并引来赞叹。
针对这一点,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班级学生分成一个个“互助组”,上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一方面互助合作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小组的合作探究,让“孤岛”融入“大陆”,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小组间互帮互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见,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就一定要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这一个个“互助组”的建设必不可少。
既然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要想成效显著,不流于表面的热闹,作为一线教师,备课这一环节又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常常会想:一篇课文要讲的东西会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这一节课上会得到什么,他们在这节课上的幸福指数是多少,这一直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通过研究高考考纲,后来我觉得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设计“主问题”,通过明确而有方向性的主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文本,“主问题”即课文研读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架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在研讨过程中,如果遇到卡点,我就会运用班级“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这一形式不能太多、太频繁,同时可以运用多种展示方式,免于“审美疲劳”。
下面就以我教授《百合花》这篇课文为例: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要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我决定采用抓“主问题”的方式来执教本文。首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文本,自己搜集有关“百合花”的常识资料,然后我紧贴单元导语“青春的价值”,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巧妙设置“主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我参照网上一些教学设计先从小说标题入手,按照“印象百合花”——“解语百合花”——“礼赞百合花”的思路层层推进,首先以小组竞争的形式让学生抢答。接着让学生迅速回归到文本,找到百合花的“形”(婚被上的图案)和“神”(象征纯洁和感情);然后请学生着重从细节的角度进行小组讨论,思考“这种‘纯洁和感情’又是如何在小说人物身上体现的呢?”这一问题,这一环节采用个人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组长汇集答案并派代表上台展示的方式,从而就势挖掘本文的主旨;最后让学生拓展探究“假如你作为一位小通讯员,在这样的生死攸关时刻,你会扑上去吗”,这一环节首先通过举手的方式,让学生选择“会”或“不会”,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由,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纯洁与感情”,时代不同,青春理想不同,责任使命不同,纯洁与感情亦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可是贯穿其中的纯碎的人性美、人情美、青春美却是永恒的。回归到本单元的导语“青春的价值”。以此引导学生“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最后,我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小通讯员借被子这一情节,从而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整个课堂在学生的深层思考、交流讨论、汇报展示中拉下帷幕。
可以说整个课堂教学,有“小组抢答、个人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起初学生还不是太放开,后来在我的一再鼓励和班级加分机制的诱惑下,学生逐渐放开,积极投入,情绪高涨。一个个“互助组”,让“孤岛”连成“大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创新。
它让小组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同时它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氛围沉闷枯燥的特点,营造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也构建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可见,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就一定要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大家的教育要有长远打算,应该着眼于孩子的前途和未来,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总之,语文教学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出发设计“主问题”,优化创新小组合作学习,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做“孤岛”,务必让他们成为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小组合作学习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