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理重道惜时 追寻邵峰志存高远
编辑: 发布时间:2016-03-15 16:19:54
浏览次数:
感恩是一种学问素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2月8日农历大年初一,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邵峰趁春节返乡探亲之际,重返母校——亚搏官方,并向恩师——高中三年班主任汪时俊老师拜年。
邵峰系淮安中学1991届校友,1991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国,在北生所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独立的研究生涯。十年来,成绩卓著,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科学》、《细胞》等发表5篇论文。2012年,荣获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众望所归入选中科院。2012年、2016年,《人民日报》先后两次发表长篇通讯,先容邵峰勇攀科学高峰的先进事迹。
尽管时隔多年,邵院士依然一口报出汪老师准确的年岁。看到老师虽然已经82岁,但是精神矍铄,他非常高兴,感谢老师的培养和鼓励。他说淮安中学是自己的母校,淮安中学的生活令他永生难忘。邵院士特别提起汪老师对他的一次严厉批评。有一次周末,不少家长来校探视住校的子女,学校来往人员比较多。邵峰向别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显摆”,一个陌生人说借骑一下他就借给了人家,结果那人连同自行车一去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值还是很有分量的。汪老师了解了事情原委后,批评他不够小心,不够仔细,听信他人谎言。这件事情对邵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当时汪老师轻描淡写地就过去了,可能我也会很快忘掉。但是汪老师狠狠批评了我,一直到现在我在搞科研作研究的过程中都会想到这件事,一定记得要小心仔细,少相信别人,多相信自己。”
“从小学到大学,大家用的自然科学教材,讲授的几乎全是西方的研究成果。科学探索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所选择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处于国际前沿阵地,大家有信心在5-7年研制出相关的药物。追求科研上的卓越是大家唯一的目标,也是时代和国家对大家的要求;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人口大国,有义务而且也需要为人类文明出一份力。”邵峰期盼能“济世安民”,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因此,他选择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从事败血病等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制工作。学业有成,拒绝各种世俗诱惑,主动回国,报效生他养他的祖国。
恩来精神是健康成长的财富,更是矢志追求的动力
亚搏官方始创于1903年。老校区坐落于古老的文通塔下,秀丽的勺湖岸畔,花木葱茏,四季常青,湖光塔影,映带左右。新校区位于翔宇大道与楚州大道交界处,校园环境优美雅致,学问氛围得天独厚。举世景仰的一代伟人、开国总理、全党楷模周恩来故居与老校区仅有一箭之地。自1979年以来,学校持续开展“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逐步形成“立志、勤奋、求实、守纪”的校风,“严谨、务实、灵活、创新”的教风,“自觉刻苦、科学进取”的学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教育手段上,大力推广“赏识·成功”的教育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律习惯和自强精神,充分敬重学生的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邵峰在淮安中学读书尽管只有三年时间,但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学校开展的“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恩来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在许多优秀教师的谆谆教诲中,他刻苦学习,科学拼搏,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邵峰的高中同学李慈告诉记者,邵峰来自农村,皮肤白净,长相帅气,温文尔雅,平时轻声慢语,笑起来略带腼腆,无论是和农村的同学还是城里的同学,关系都很融洽。平时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课余也喜欢打乒乓球、踢足球,有一次还和同学翻墙去隔壁的勺湖公园看书。
物理老师兼班主任汪时俊说,邵峰高中的时候有点调皮,在已经全部听懂的情况下,偶尔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有些自己的想法。汪老师在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不但没有打压,反而采取了保护和鼓励的措施,对其他的任课老师说:“这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好苗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能一味批评!”这种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是邵峰以后坚定自己发展模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2012年邵峰荣获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化学老师靖国喜为自己的学生取得成就感到高兴,并开始在记忆和记录中搜寻高中时期的他。从1990年竞赛辅导获奖学生名单中找到了邵峰的名字,他所获奖次并不算高,是江苏省化学奥赛三等奖。当时的竞赛完全是学生自由报名,邵峰化学成绩也就班级中上等水平,但是勇于报名。经过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在学校的六位获奖同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成功就是勇于挑战自我。
英语老师洪波先容,邵峰学习方向明确,意志品质坚强,有一点点问题没弄懂,都会“缠”住老师,打破砂锅问到底。学校成立了英语沙龙,建立了“英语角”,邵峰是其中的骨干。他能用全英文写作科研论文在《Science》、《Nature》、《Cell》等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当时在淮中打下的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是分不开的
生物老师王宝荣回忆起邵峰所在的高三(2)班,是一个高手云集、积极向上、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在2班上课或辅导,邵峰总是和一帮同学围着老师问这问那,让年轻的老师体验着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快乐。1991年寒假邵峰和徐海明等同学为竞赛备考,春节都未回家,就在班主任汪老师家蹭饭;当年6月份高考最后冲刺的日子里,在生物复习室中,邵峰对照模型和教具苦思冥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在生物课堂上当王老师说到“生物学科将成为自然学科中的生长点,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生物学的世纪”时,他的眼中放出奕奕的光彩。
语文老师张贤平、数学老师蒋文荣和政治老师于明等,得知邵峰晋进中科院院士后,感慨道:“邵峰学得认真,玩也新颖,不死读书。他团结同学,关心他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是靠实打实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
进入北京大学读书后,邵峰没有忘记母校教师的谆谆教诲,更没有忘记母校“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这项传统德育活动,继续学习周总理,像总理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当选院士后,他的生活节奏还是照旧:上午8点到实验室,晚上8点离开研究所;回家后陪孩子玩一会儿,等他们睡觉了再看看文章、写写东西,12点左右休息。工作之余,到北大、清华等高校教书,还带博士后学生,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全力传授学生常识,他教的毕业生在学习期间以第一编辑身份在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毕业后绝大部分到国内、国外的一流高校研究所深造,目前已经有好几位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邵峰说,他希翼在科学的海洋中自己的团队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不断做出里程碑式的工作,持续领跑国际前沿。作为年龄最小的院士,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年轻科研人员做个榜样,把荣誉看淡些。“我希翼更多同行明白,科学的天很高,踏实做知识就好,其它一切只是副产品。”恩来精神永远激励着他不断向更高的顶峰攀登,激励他矢志前行。
学校是净化心灵的园地,更是默默发力的空间
2016年2月20日上午,淮安中学新学期的开学工作大会非常别致,会前每位老师都收到了一张制作精美的书签,上面书写着淮中91届校友、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邵峰先生对母校的深情寄语,“祝母校发展更上一层楼,学弟学妹学业有成!”
新学期第一天,王玉洲校长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默默发力,静静成长》。他说:“在大家成长的道路上有不同的阶段,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还属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正是需要积蓄力量、健康成长的时期……只有宁静的校园可以净化大家的心灵,使大家放下躁动不安的心,静静地读书,慢慢长大成人。而只有抓住人生这个美妙的阶段,好好努力,发奋用功,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才能奠定人生幸福基础,才能享受生命最美好的馈赠。这既是自然的规律,也是生命的特点。”邵峰院士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是一个农家子弟,自认为不是最聪明的学生,高中老师也认为他不是班里最顶尖的学生,但他不声不响地用功,一步一步积累实力,最终高考冒尖,科研超常。
学校是成才的优良土壤。今年元旦上午九点左右,王校长来到学校,发现一位高三的同学在教学楼前静静地读书,问他放假了怎么不回家。他说,“我只有在学校这个宁静环境里读书,才觉得踏实、有收获。”还有一次晚自习结束以后,一个同学在回家的路上嘴里念念有词,王校长问他在说什么,他说在背英语短文,他喜欢在宁静的校园里一边走一边背书。这就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安静平和心态,在这种状态下成长,那是自然的,幸福的,一定成长得非常茁壮。
在学校翔宇楼中庭布置的展板前,围满了驻足观看邵峰事迹的同学们。脱颖而出,院士最年轻;高中岁月,润物细无声;拜见恩师,淮中增荣光;追求卓越,媒体争关注……一张张展板先容了邵峰院士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求学历程,以及他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高一一部5班杨阳同学伫立在展板前,内心无比激动。他告诉记者,邵峰学长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有邵峰学长这样的榜样,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家更应该树立伟大的抱负,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在淮中这个美丽的校园中,尽自己所能去汲取常识的雨露,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拼搏着,奋斗着。高二二部15班孙慕尧同学的母亲对记者说,看到淮安中学能够培养出邵峰这样杰出的校友,她感到特别的兴奋,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这里读书,非常放心,也充满了期待。语文组张国林老师表示,百年名校桃李遍天下,做一名淮中教师,既辛苦又幸福,她和身边的许多老师,会“像蜜蜂一样地工作,像蝴蝶一样地生活”。
2016年3月5日下午,在第37届“学习周总理 努力创三好”表彰大会上,王玉洲校长深情地勉励淮中师生,希翼所有淮中学子以院士为榜样,学习邵峰,心怀梦想,充满自信,重道惜时,奋力进取的精神,不断攀登自己人生的顶峰。希翼所有淮中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沉心静气,积聚力量,在教学研究中不断进取,不断拼搏,争取站在自己所教学科的最前沿,收获属于自己的卓越成就。
这个春天,亚搏官方的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向邵峰院士学习的热潮,每个班级都组成邵峰粉丝团,每位同学都交流学习邵峰事迹的心得体会……正所谓学习恩来,重道惜时,人人再鼓精气神;追寻邵峰,志存高远,个个勇攀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