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三?五” 一样的家国情怀 ——淮安中学云直播第41届“学习周总理 努力创三好”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编辑:邵娟 发布时间:2020-03-06 07:06:35
浏览次数:
3月5日,
对淮中人来说,
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今年的3月5日,
是个更加特殊的日子!
下午2:00,全校师生,在不同的地方,升起同一面国旗。
这一天,全校师生本应在学校隆重集会,表彰去年以来“学习周总理 努力创三好”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但因为疫情,只能云相见。于敏校长通过“课后网”平台问候大家:“久未见,君安否?”
百年名庠,薪火传承,立德树人。于敏校长说,“像周恩来同志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淮中人一做就是四十一个春秋。四十一载传承,四十一年创新,“秉承恩来精神,培育高尚人格”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大家想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师生倾听歌曲《你就是这样的人》,观看专题片《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欣赏诗歌朗诵《走过驸马巷》,走进驸马巷,追忆伟人。
葛金雷副校长宣读了学校表彰决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周恩来班代表高三2部2班孙可同学发言:
“以富强祖国为己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淮中每一个学子铭记于心的铿锵誓言。像总理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是全体淮中人共同的追求。“周恩来班”是班集体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我班不变的追求目标。将恩来精神融铸到自身的心灵深处,作为高三学子,大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斗志昂扬,成就梦想!“90天太久,只争朝夕。”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余新牙奖代表高一2部1班张姝悦同学发言:
我是多么幸运,能来到这所学校,能遇见这许多可爱的人。上课时的全神贯注,下课时的嬉笑玩闹,无一不是生活中的乐趣。大家是初生牛犊,有朝气且有梦想,而学校就像一棵大树,把风雨挡在外面,里面永远是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校园,大家开始憧憬心仪的大学。这无疑是一种幸福,一种未来可期的幸福。疫情横出,作为淮安中学的学子,大家将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致广大而尽精微”。双十佳代表高一1部1班项景松同学发言:
作为班长,我牢记着年级主任张正飞老师的话“让周围的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协助张欢老师在班级实行一系列有利于高效学习的班规,如课前三分钟、小组自主管理、班干监督制度等等,配合班中其他任课老师处理问题……大家1班的同学们非常团结,大家积极配合。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想说,每一个不曾奋斗的日子,都是对青春的辜负。
“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校园的柳。”教师代表雍静老师发言:
时隔数日,重返淮中,路过那一排排空旷的教室,彷佛看到了大家在家中守着一块屏幕求知向学的模样,这让我想到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看似普通寻常的日复一日,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大家看到坚持的意义。天道酬勤,宁静致远,我坚信每一份付出,终将获得应有的回报。“你在人群中看到的每一个耀眼的人,都是踩着刀尖过来的。当你如履平地般地追求舒适坦然,当然不配拥有任何光芒。”
淮中人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对家乡的拳拳之心始终如一。
2月初,淮中校友获悉家乡疫情肆虐,一线医护人员医疗防护物资特别匮乏。2月8日南京校友发出倡议后,全国各地校友以及海外校友积极响应。第一轮募集爱心捐款18.2万元,购买了7000只医用N95口罩,捐赠淮安医院、楚州中医院;此前,已募集90套防护服捐赠楚州中医院。第二轮募捐已用爱心捐款购买530套防护服,捐赠淮安医院及母校,价值10.6万元。
淮中校友为家乡抗疫捐助的义举,对家乡人民是鼓舞更是助力,对学弟学妹们是教育更是激励。全校师生和家长在电视前、电脑旁齐唱《武汉别怕》, 用音乐“声”援与淮安心连心的武汉,用歌声致敬冲在“疫”线的“逆行者”。
3月5日10时57分,华夏大地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再过半个月春分至,北半球之春正式来临。春天的希翼与生机,淮中人看在眼里,种在心中。大家踏着总理的光辉足迹,以周恩来同志为楷模,将掀起新一轮“学习周总理努力 创三好”的活动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