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写在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
编辑: 发布时间:2024-12-13 08:58:47
浏览次数:
![](/d/file/xinwenzhongxin/xinwenzhongxin/2024-12-14/eaee4fcca687251af7a6a44eed9b30e5.jpg)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日子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大家的心中,12月13日,便是这样一个日子。
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也是大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起点。
今天,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作为淮中人,大家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共同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对历史的深刻缅怀,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回溯历史长河,1937年的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长达六周的时间里,三十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文明成果遭到破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这段历史,是大家永远的伤痛,也是大家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逝者,警示后人,我国于2014年设立国家公祭日。每年这一天,全国上下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烈士的英灵得到安息,让历史的伤痕得以愈合。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对逝者的庄重缅怀,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庄重的公祭仪式,是国家对生命的敬重,对历史的敬畏。在国家公祭日,大家以最高的礼遇,缅怀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庄严肃穆的会场,低回深沉的哀乐,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对逝者的无限哀思。这种庄重氛围,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警示。它提醒大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坚实的国防和民族的凝聚力。在和平的年代里,大家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他们中有坚贞不屈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有视死如归的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舍身炸碉堡;还有无数无名的英雄们,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的长城。这些英雄事迹是大家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大家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更是对青少年一代的深刻教育。在这一天,大家通过各种形式回顾历史,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侵略战争的残酷和民族尊严的珍贵。这种教育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担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翼,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局部冲突和战争依然时有发生。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大家深知,只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对世界和平的有力宣示。在这一天,大家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同时,大家也呼吁世界各国共同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共同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平的未来。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大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大家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民族的希望。大家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大家还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家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揭露歪曲历史、否认侵略的行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的真相和意义。同时,大家也要积极宣传和平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庄重的国家公祭日,是大家对历史的敬畏与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与责任。在这一天,让大家共同铭记历史的伤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回望历史,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程是大家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正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携起手来,以国家公祭日为契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