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搏官方

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亚搏官方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命若琴弦

编辑:张文怡 发布时间:2017-04-14 09:13:20 浏览次数:
  每个人就像一条琴弦,弹着一首错落有致的歌。在世间就这样唱着,响着。期待着与另一首歌的不期而遇。所谓知音,就好似人生的一场豪赌,像早已被命运女神织好的布,大家无从抵抗。
  余杰在书中感慨:“不遇知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悲剧之一。”每个人都是想逃开这一悲剧的,于是有人随便找了伴,贴上“知音”的标签,坠入龙应台笔下“一个人固然寂寞,但两个人相当无言却更寂寞”的深渊;有人却寻着时光的漏,在历史漫漫中找到了生命的共振。
  在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眼里,知音是懂得你一撇一捺的深意。他去长安拜谒千年前王珣的《伯远帖》,惺惺大发,忍不住添墨其后“即幸余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话虽自负,却尽显亲昵,留下一段隔代神交的佳话。即便无法交流,此刻两人生命的乐章却跨越千年的时空,蓦然相通。称这两人为知音,也许有人觉着如《聊斋志异》般玄乎,但董王二人间的乐趣,确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文人一直追求的立书,也恰因如此吧。
  尽管董其昌对王珣如此亲昵,但他仍是他,不必去追摹王珣,只要了解他,欣赏他便够了。倘若一味去靠近,那他董其昌也不配为王珣的知音,也不过是王珣门下的一条走狗罢了。
  知音脾性可以相近,也可以互补,但切勿变得雷同。两个人在一起,互相欣赏,共同前进,弹起一首应和愉快的歌,走过一生。
  遇到知音,真的需要等待,正如林清玄在《入魂、入梦、入心》里写道“人生有许多事是值得等待,有时是一首歌,有时是一场影片,有时是一树的樱花,有时是用一生等待一个人。等待大家的,有时是刻骨铭心的相逢,有时是心花破碎的别离。”
  命若琴弦,我却愿奏响一首不一样的歌,在时间里游憩,唱着,等待着。
                                                                                                                                                                                             编辑:高三I部20班  张文怡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